寒露养生计划:让体质更温养

寒露养生计划:让体质更温养
乐活星球导读
2025年寒露节气时间为10月8日08时40分,农历八月十七。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更浓,寒气渐重。此时人体阳气渐收,体质易虚寒,需注重温养与防寒。如何在寒露时节温补阳气、增强体质?让我们一起开启寒露节气的养生智慧。
一、概述
1.寒露由来
“寒露”意指气温进一步下降,露水更冷,已接近霜冻。古人云:“寒露寒气露凝而白也”,说明寒气渐重,露水凝结,昼夜温差加大,标志着秋季向深秋过渡。
2.气候特点
(1)昼夜温差大:白天仍有余温,早晚寒意明显。
(2)寒气渐盛: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霜冻,南方也感凉意。
(3)空气干燥:秋燥加剧,皮肤干裂、咽干咳嗽等症状明显。
(4)风寒易侵:寒邪活跃,易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
3.物候特征
(1)一候鸿雁来宾:大雁成群南飞,气候转寒。
(2)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鸟类减少,蛤蜊开始活跃。
(3)三候菊有黄花:菊花盛开,象征深秋来临。
4.习俗活动
寒露节气有“登高赏秋”“饮菊花酒”“吃花糕”等习俗,既有防病健身的意义,也体现了人们对秋季美景的喜爱与对健康的重视。
二、饮食养生
温补润燥,健脾养肺
- 温补类:羊肉、生姜、红枣、桂圆。
- 润燥类:芝麻、银耳、百合、蜂蜜。
- 健脾类:山药、小米、莲子、芡实。
禁忌提醒:少食寒凉生冷,避免伤脾胃;体寒者慎食寒性水果如柿子、香蕉。
三、起居养生
早睡早起,防寒保暖
- 适时添衣,尤其注意脚部、腹部保暖。
- 睡前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助眠安神。
- 室内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寒气侵体。
四、运动养生
动静结合,温和锻炼
- 推荐项目:太极、八段锦、慢跑、登山。
- 清晨锻炼应避风寒,穿着保暖。
- 运动后及时擦汗,避免受凉。
五、情志养生
调和情绪,安神养心
- 秋寒易生悲,宜多参与社交、户外活动。
- 可通过书法、音乐、园艺等方式舒缓情绪。
- 保持乐观心态,增强抗寒适应力。
六、预防疾病
1.风寒感冒
寒露时节气温骤降,早晚寒意明显,易受寒邪侵袭。应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颈部、腹部和脚部,避免早晚外出受凉。
2.呼吸道疾病
空气干燥,秋燥加剧,易引发咽干、干咳、鼻燥等症状。应多饮水,食用润肺食物如梨、银耳、百合等。
3.关节疼痛
寒气渐盛,风湿病、关节炎等易复发或加重。建议适度运动、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应避免久坐不动。
4.肠胃不适
寒露后饮食不当易伤脾胃,出现腹胀、腹泻等问题。应避免生冷食物,适当食用温补健脾食材如山药、小米、红枣。
七、养生食谱
1.羊肉萝卜汤
【功效】温补阳气,驱寒健脾
【配方】羊肉300g、白萝卜200g、生姜3片、料酒、盐适量
【做法】羊肉焯水后与姜片、料酒一同炖煮40分钟,加入萝卜再煮2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2. 银耳莲子羹
【功效】润肺养阴,安神助眠
【配方】银耳10g、莲子20g、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撕小块,莲子去芯,加水煮至软糯,加入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
3. 红枣桂圆粥
【功效】补血养心,温中益气
【配方】红枣5枚、桂圆10g、小米50g
【做法】小米洗净煮粥,加入红枣和桂圆煮至粘稠即可。
4. 山药芡实粥
【功效】健脾益肾,增强体质
【配方】山药100g、芡实20g、大米50g
【做法】山药去皮切块,芡实提前泡水,与大米一同煮粥。
八、养生茶饮
1. 生姜红枣茶
【功效】温中散寒,补气养血
【配方】生姜3片、红枣5枚
【做法】红枣去核,与生姜一同煮水15分钟,代茶饮用。
2. 桂圆枸杞茶
【功效】养心安神,补肝益肾
【配方】桂圆10g、枸杞10g
【做法】热水冲泡或煮水10分钟,适合晚间饮用。
3. 百合麦冬茶
【功效】润肺止咳,清热安神
【配方】百合5g、麦冬5g、甘草2g
【做法】热水冲泡或煮水15分钟,代茶饮用。
结语
寒露至,寒气生,养生宜温补。顺应节气,温养体质,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健康的呵护。愿你在这个寒意渐浓的时节,饮食温润,心神安宁,温暖度秋。












